名家

名家|植根传统写胸中山水云烟 ——曹尔万先生山水画解读

  • 发布时间:02.12.2022
  • 浏览次数:715

推介书画名家,推送名家佳作。心墨艺术网与学津书院官网联袂打造“名家”板块,推出书画名家系列介绍,敬请期待!也希望各位师友多提宝贵意见


0.jpg

曹尔万

斋号墨白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一九四〇年生于天津,祖籍河北霸州杨芬港村。受同村阎道生先生影响,自幼喜好绘画,幼年启蒙于《芥子园画谱》、《中华古今画范》等画稿。青年时期还专门拜师学习素描、速写,经常去文化宫听萧心泉、王学仲、叶浅予等先生讲授绘画。

参加工作以后,利用暇余时间创作大量讴歌劳动的作品。1964年,先后参与毛泽东号机车组先进事迹李文忠英雄事迹展览的绘画创作工作,在此期间创作的《铁人王进喜组画》、《天下第一关》等作品在《天津日报》、《河北美术》等刊物发表。1969年调入天津铁一中,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进修于河北师范学院,进行系统的美术专业学习。期间问学于孙其峰、夏明远、王麦秆、龚望、张世范等先生,并拜夏明远为师,悉心求教,多次随恩师到安徽、河南等地写生,创作了大量描绘祖国山川的优秀作品,并先后在铁路文化宫和河北区文化馆举办四人联展中国画二人联展

退休以后,遍临历代大家名作,掌握各种技法,学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一个多甲子痴情翰墨,以北宗山水为主攻方向,努力追寻自己的笔墨意象,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个人风格,所作山水苍苍莽莽、浑然天成,笔墨纯熟、老辣苍劲、浑厚凝重、气韵生动。


植根传统写胸中山水云烟

——曹尔万先生山水画解读

王炳学

1.jpg

前些年同事送我一本曹尔万先生十几年前的作品集,打开后第一幅以华山为题材的《华岳秋高》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眼睛。作品采用平远、深远、高远相结合的全景式构图,山势雄伟恣肆,云海苍茫,笔墨过处将华山的险峻气象淋漓地展现出来,山间万点红晕又增加了华山浓浓的秋意,远景、近景、中景层次错落,尽展华山雄浑挺拔之美。近日受同事所托,为尔万先生新集作序,遍览新作,顿觉先生历十余载遍学诸家之长,技法融会贯通,笔墨纯熟、老辣、苍劲,技艺更进一筹,所托之事欣然应允。

曹尔万先生的作品,首先是对传统的坚守。近些年,国画的创作在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但是任何形式的创新都离不开传统的根基,没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力,创新就成为无本之木。一个多甲子的苦修,尔万先生深喑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植根传统的沃土,以宋元明清诸家作品为根本,下功夫打进去,通过对历代经典作品心追手摩,提升自己传统笔墨驾驭能力。在他的作品中,上迄五代,下逮明清。董源、范宽、李唐等气象恢弘博大的影子在笔墨中巧妙融合。同时又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沈周、王石谷、黄秋园等传统经典作品的临摹过程中,努力用笔墨表现抓住神韵,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参悟,融入新的体会和绘画技法,力争做到笔墨当随时代气息,以至师古人之心之意。另外先生重视写生,饱览名山大川,近些年仍到太行和燕山旅游写生,体会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意境,丰富自己的创作。


其次是厚重的笔墨表现。仔细欣赏阅读尔万先生的山水作品,峰峦浑厚、势壮而雄强,笔墨厚重尽显北方山水之雄浑气象。先生对水墨运用非常讲究,深谙“笔墨运用贵在于用水”之理,浓淡干湿把握的恰到好处,特别对水的把握颇有心得。一遍遍皴擦点染,一遍遍收拾,对艺术一丝不苟,追求那种厚重苍茫的效果。如《丹壑殿影》《天柱山仙境》、《六月晴雪》等作品,用笔大胆果敢,将山势的苍茫雄穆的震撼力在笔墨涂染中艺术地进行展现,笔墨沉稳而不失灵动感觉;《庐山胜境》、《良常山馆图》、《溪屋读书图》笔触细腻,巧妙揉入江南风格的山川秀气,而拟各家笔意中又不乏浓郁的现代气息,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至。在创作中、积墨、焦墨、破墨、泼墨泼彩、青绿、金碧等各种风格的作品均有涉猎,对每种创作形式、笔墨表现都能顺手拈来,这也得益于先生大半个世纪的笔墨技艺积累和对笔墨的驾驭掌控能力。

再次是对气象和格局的把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李白的诗说过一句话:太白纯以气象胜。中国山水画,特别是北宗山水,气象格局决定着笔墨的品位和层次。尔万先生对位置经营非常重视,精心布排,力求作品气韵生动。无论是大尺幅鸿篇巨著还是扇面、斗方等小品,都悉心经营,在山势逶迤中将那种格局和气象用笔墨充分地表现出来,如《光明顶》、《峨眉天下秀》等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欲穷千里目》更是构图奇险,以极细长之窄条,一线瀑布飞流直下,气韵生动、意境迭出,将唐诗的意境淋漓表现出来。《天柱云海》等一组扇面作品咫尺之间山随势动,气象万千,丝毫没有“小”的感觉。

在山水之外,尔万先生亦作花鸟鱼虫,别有一番韵致,笔情墨趣,陶然于心。虽古稀已过,仍以“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坚、言动要谨”为信念,勤耕砚田。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涂鸦求乐,但对艺术的追求从没有半分懈怠,遨游艺海,笔墨和精神一起升华。



(王炳学:学津书院创始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书画院院士,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南开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沙孟海书学院研究员。)